不負春光教研忙 攜手并肩促成長
柴琛琛老師的語文課《鹿角和鹿腿》
柴老師教學過程中抓住“欣賞”、“抱怨”這一組詞語,讓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概括,將全文緊緊圍繞鹿前后心情的變化展開,引導學生討論“變化”的原因以及整個事件背后蘊含的道理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,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。課堂導語設計,把學生當成親臨現場的觀眾和鹿本身,如“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樣的鹿”、“你想對自己的鹿角說什么”,變換角色朗讀,讓學生置身其中,喜鹿之所喜,憂鹿之所憂,急鹿之所急,調動學生積極性,整堂課活力四射,興致高漲。教學中抓住課本的留白處,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。如“你看到了怎樣的小鹿”、“此時,小鹿會說些什么”,走進小鹿,讓小鹿鮮活地進入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,真正做到“教在學生思維未開啟時,點在學生難理解處”。整堂課行云流水,學生學得輕松,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一堂課洋溢著教學的激情,展示著青年教師的活力,讓孩子們回味無窮。
彭晗老師的數學課《三位數除以一位數》
彭老師通過創設生活情境,讓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,抓住學生對知識探求的欲望,步入正題。在復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基礎上,鞏固除法的算理三步曲:從高位除起;除到哪一位,商就寫在哪一位;每一步的余數小于除數。通過知識的遷移,鼓勵學生自主嘗試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。在這個過程中,教師挑選典型錯例進行分享糾錯,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,體驗探究的樂趣,加深學生的印象,避免再次犯錯。算理是計算的核心,算理表達清楚代表思路清晰,教師鼓勵學生同桌之間說算理,派學生代表說算理,加深學生理解算理。通過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夠除,拓展到首位不夠除,鼓勵學生課后嘗試,由易到難,由淺入深,激發學生數學探究的欲望,為下一節課做好學情預設。